口譯員浩爾──「聽」之有物,做一個不斷進化的知識狩獵者

全文

時間回到 2018 年的金馬影展,拿下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配樂的作曲家麥可‧唐納(Mychael Danna)正開心接受採訪,滔滔不絕地分享和導演李安合作《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等多部電影的感觸。

但在外國講者通常不會一口氣回答超過一分鐘的情況下,唐納在將近 4 分鐘後才首度停頓,意識到自己過於忘情而略顯尷尬的當下,坐在唐納隔壁,身穿黑色襯衫、過程中不曾動筆記錄的口譯員,隨即拿起麥克風,接著用一分半鐘的時間,精煉地道出一段有系統、又完美重現唐納說話情緒的重點摘要,驚人記憶力不只獲得如雷掌聲,連唐納也起身向他鞠躬示意。

他,正是人稱「會走路的翻譯機」的浩爾,儘管時隔近一年半,已累積了更多為各國政要翻譯的豐富經歷,也出了書、創了業,但他招牌的靦腆笑容始終真誠,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沖洗、網路聲量的爆棚,被刷淡一絲一毫。

20200219-IMG_9885

口譯工作淬鍊出的預知能力

「口譯現場沒辦法倒帶,每條訊息都倏忽即逝,不像筆譯是視覺可見的文字。」

聊起自己的工作日常,浩爾有問必答,熱情分享不同翻譯形式的差異和有趣插曲,但同時跨足經營個人品牌,時常在社群上分享英文知識的他,一方面也深知,要讓更多人認識口譯工作,比起單方面輸出專業養成秘訣,提煉出對大部分人都有幫助的技術,更能凸顯當中的奧秘之處。

果然沒多久,浩爾就話鋒一轉,笑說現在會把口譯員當作志業的人很少,倒是需要從大量資訊中快速找到重點的人很多,也因此成了開設《口譯員浩爾的打獵式聆聽 & 資訊處理術》(課程即將在四月初在 Hahow 好學校 開始募資,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填寫這份課程問卷,填完就送課程折價券喔!) 這堂課最想解決的痛點。

「輸入跟理解,是口譯最關鍵的第一步,如果做不好資訊整理,就不可能做好口譯工作。」

對於想習得資訊快速分類、整理技巧,在最短時間內做好綜合歸納的人,浩爾從自身經驗出發,拆解出「準備 → 建立資訊架構 → 做出預測」 3 個步驟。

20200219-IMG_9872

延續金馬影展幫唐納翻譯的例子,一開始一定是先做功課,對唐納和合作的導演李安有所研究;緊接著,當主持人問到「喜不喜歡跟李安工作」時,判斷接下來的回答基本上會符合「喜歡或討厭、為什麼」的內容架構;等到唐納說出「我很愛李安,『但』也討厭他」(I love him dearly, but...)時,基於對李安為人體貼、溫和的基礎認知,大概就能預期不喜歡的原因可能跟個性無關,而是與講究細節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唐納講到忘我,浩爾依舊能不慌不忙地切換成中文,將長串的內容重點神還原。

浩爾稱這方法為「打獵式聆聽」,因為就像獵人不會沒事在森林裡閒晃,而是鎖定好目標後,才出發尋找獵物。

「當腦中預期架構出來,你就能帶目的性地聆聽,等待答案填入,不會讓自己迷失在龐大的資訊森林中。」

練習為日常生活下 hashtags

好消息是,想培養自己化被動為主動的「打獵式聆聽能力」,其實不用等到開會、參加講座等正式場所時才磨練,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反覆練習。

最實用的生活場景,就是看電影。浩爾將一般人看電影的模式初分成兩種,一種是放空看片的被動接收者,另一種則是帶著預期進場,觀賞時也不間斷思考,扮演的是積極聆聽的獵人角色。

那麼,想擺脫懶得動腦的放空模式,實際上該怎麼做呢?

浩爾提醒,重點不是死命記住所有看到的細節,更不需要停下來做筆記,畢竟,「資訊紀錄是為了提取,空有紀錄卻沒有使用,資訊就無法經過有效消化,收斂成自己的觀點。」

換句話說,看電影時,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做出繁雜的影評分析,你可以一次聚焦一個小主題,例如配樂、角色造型、台詞等簡單的方向就好,確保自己興致不會太受影響,又能在看完後講出兩到三個關鍵詞,就像是在社群媒體決定要呈現的重點 hashtags。

20200219-IMG_9832

「透過明確的目標設定,讓自己能在放鬆之餘,腦袋還是能保有意識地選取需要的片段,依照目的下出專屬 hashtags。」

走入部落是充電也是給予

專注口譯工作超過 8 年後,現在的浩爾,也是身受 8 萬粉絲愛戴的知識型網紅,網路上不乏和阿滴及其他明星同台的趣味影片,平時更不忘結合英文教學分享時事新聞。

但令人好奇的是,行程幾乎被口譯、講課、頻道經營等各種邀約塞滿的浩爾,除了思考專業知識在自己身上的擴大運用,從前年 9 月開始,每個月都還會特別空出一天,自行開車前往宜蘭不老部落做公益教學。

「看起來我好像是在給予吧?但我得到的是很大的充電。」才準備要發問,浩爾就發揮驚人覺察力為我解惑。

問到起心動念,浩爾笑說自己真的沒有想太多,「有一年夏天到他們部落吃飯,才知道這個傳統領域創了一間學校,每周一需要老師教學,剛好覺得自己還能夠給予,就一直到現在了。」

對於始終表持謙虛跟上進心的特質,浩爾再次露出了他招牌的靦腆笑,說他不能理解為何粉絲總是說他很親民,「我跟大家一樣都是『民』啊!同為老百姓,我只是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而已,不會因為爆紅或有些成就,做的事就會顯得特別有價值。」

20200219-IMG_9884

後記:三期三會,遇見浩爾 3.0

因緣際會在 3 年內三訪浩爾,從聊口譯員職涯養成到現在什麼都能聊,我認為比起「會走路的翻譯機」,現在的浩爾更像是一位能夠隨著時代脈動不斷進化的「知識狩獵者」。

即便如他所說,他運用的方法跟技巧大多奠基於口譯員的紮實訓練,但他的囊中之物早已悄悄地,在一年又一年的刻意練習中,大幅超出一般口譯員可有的狩獵範圍。

作者:採訪 / 撰文-葉冠玟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