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其捷提倡「數據導向」思維,幫助人們活出更理想的人生

全文

一個上班族們正在辦公室埋頭苦幹的下午,身為數據公司專案經理的彭其捷一身輕便、背著後揹包進入採訪室,原來目前正在台大攻讀博士學位的他,剛從學校離開。一臉神清氣爽的模樣,絲毫不顯雙棲於職場與學校的倦容,不僅有時間四處受邀講課,出版五本使用者經驗、數據工具的專業書籍,每週仍保持固定運動五天的習慣。

他怎麼辦到的?秘密就在於將數據分析運用在生活的各個面向。

生活大小事皆藏數據 優質分析看清事件本質

現代人總有工作越來越忙碌、生活品質越來越糟的困擾,但彭其捷運用數據分析的方式,搜集、分析自己工作與生活的相關數據,衡量相關權重,展開圖表,無法辦到的部分就勇於斷捨離,時常讓身邊朋友大呼,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時間管理!除了安排時間之外,人生各階段的大事也能比照辦理。以自己親身經驗為例,彭其捷也曾經在職業中經歷過倦怠而萌生離職念頭,懷疑這份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因此他將所有的工作分類展開,開始區分優先權進行分析,將這份數據分析拿出來和主管同事一起分享,沒想到其他同事對於他在分析結果優先權順序相對較低的工作躍躍欲試,相互調整工作內容之後,原本只有三成的工作內容是自己喜歡的,現在提升到八成以上。

彭其捷認為,生活中幾乎每一個細節都與數據分析相關,小至每天工作安排、大至政府決策與各類社會議題,因此如果越多人擁有解讀數據、傳播數據的能力,這社會或許有更多問題能夠被有效解決。

IMG_1910

「當更多人學會數據分析,會更能夠為生活大小事做出取捨,工作更有效率,也讓各種決策更符合自己的期待,積沙成塔,整體來說或許還能讓台灣整體國力更為提升呢!」

例如:政府每年都會公布的平均薪資資訊,雖然是官方統計數據,但也會建議搭配加入數據分析的細部脈絡,來避免數據閱讀者用過多的主觀意識型態解讀,讓資訊能夠更有效的傳遞。彭其捷說,好的數據需要搭配「專業的的數據報導技巧」,若無意識地單鍵生成報表,經常會發生數據圖表被讀者錯誤解讀,或是不夠吸引人的問題。有時劣質粗糙的數據分析,也有可能被有心人士當作政治炒作的工具,若具備數據分析素養就能避免被這樣的炒作影響。

職場新興分析工具 Tableau,彈指之間找到數據洞見

IMG_1904

對於現今多數職場工作者而言,目前工作上經常使用Excel、每天與大小報表為伍的專業人士,或者需要依賴數據和報表來制定各項決策的管理者,更建議學習更多數據視覺化工具,除了能提升數據分析的精準度,也能更突顯圖表中的資訊價值,輔助做出最適當的決策。

彭其捷比較市面上數據視覺化的多樣軟體,推薦視覺化最強、也最容易上手的 Tableau。Tableau 「所見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縮寫WYSIWYG)的直覺性設計相當友善,只要 1 個小時的學習,即可上手類似 Excel 的主要操作與圖表設計功能,入門門檻極低。且 Tableau 能夠處理的數據量龐大,處理 1,000 萬筆資料只需要幾秒鐘,加上相對較新的系統邏輯,可支援的大數據格式更多。因此,Tableau 在台灣或是全球,市佔率也越來越高 ,現今已是業界數據分析師的必備工具,外商公司也會指定員工使用,甚至要求供應商用 Tableau 做報表簡報。

Tableau 很常被拿來跟 Excel 與 PowerBI 軟體比較 ,Excel雖然函數運算和功能完整性很高,但在串接新技術時因為系統概念較舊,處理起來較為麻煩。Power BI 同樣是微軟系統,能夠彌補 Excel 大數據分析的痛點,功能性和視覺優化程度和 Tableau 並駕齊驅,與 Tableau 同時為全球性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業智慧)評鑑指標中的領導軟體,最大的缺點是不支援蘋果電腦系統(Tableau 則同時支援微軟與蘋果系統),所以蘋果的用戶,都直接推薦學習 Tableau。

IMG_1898

身為數據分析師的彭其捷,觀察到一般人常遇到的困擾是,即使是辛苦設計的數據圖表,也很容易發生別人看不懂的窘況,因而需要一改再改,費時費工。 使用 Tableau 作圖速度快,根據彭其捷的經驗,Tableau 能夠大為縮短數據分析任務所需時間,有時甚至能夠縮短為原本的 1/10,高效率產出數據洞見,軟體介面的高度友善性,操作者更容易吸收和理解,呈現出來的圖表不僅資訊充足,也可以從不同面向詮釋意義,即便面對主管、客戶、股東等不同觀看角度的讀者,呈現出的視覺化結果也能滿足個別需求。

自我提升左腦數據思考 從挑戰看似正確的理所當然開始

彭其捷認為,數據導向(data-driven)的思維,不僅能幫助個人提升工作生產力、有效率地管理時間,也更能了解決策高層的想法,換位思考提升眼界。有數據支撐時,在與主管、客戶溝通上更具有說服力,也更能受人信賴。若未來希望邁向管理職,以數據做決策更是必備能力。

即便在工作上較少應用數據分析,積極培養數據分析性的思考,在個人對各樣事物的理解上也有相當大的幫助。多觀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論點,或許可以嘗試用簡單的數據分析作為判斷合理性的依據。如辨識假新聞及似是而非的輿論,若遇上無法解決的問題,也能試著思考是否有數據支持,協助制定決策。

IMG_1909

彭其捷也推薦了幾本自己喜愛的案頭書,如《真確》、《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人工智慧來了》等,這些書分享了許多數據分析的重要觀點,能夠幫助我們避免被社會主流刻板印象或是意識型態所操作,並挖掘更多事實真相,在溝通上也能有有更多的同理心與相互理解。

對數據分析有興趣的你,不妨到彭其捷的個人網站逛逛!

本文採訪、撰文作者:亞辰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