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專訪(下):找到自己,建立由內而外的穿搭品味

全文

李瑜,Yutopia 創辦人、Tatler Taiwan 總編輯、KOL、時尚部落客、生活觀察家⋯⋯,畢業於義大利時裝藝術學院 Istituto Marangoni。不管你如何定義李瑜,這一個個光彩的稱號背後,藏著一段尋找自我的辛苦歷程。

在臺灣升學制度下成長,她從小雖對時尚感興趣,卻仍在各學科考試中埋首。「有一次我媽帶我去洗頭,我翻到雜誌一篇 Dior 的報導,那一季的 Dior 是 John Galliano 以馬術為出發點設計的,我讀完覺得意猶未盡。」隔天上學考歷史,她突然發現,課本上的內容她怎麼也想不起來,卻能將 Galliano 的故事倒背如流。

這樣的李瑜,國中就訂下目標,希望在大學時主修外語,才有機會到她嚮往的歐洲學習時尚。後來她如願以償,飛到米蘭展開新的旅程,也迎來了人生最震撼的一次轉變。

Copy-of-A70I5557

你是誰?

一位教授在第一次上課時出了功課,要求同學用任何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模樣。亞洲好學生李瑜興沖沖地跑到遙遠的一間藝術行,買了一張畫布,將她喜歡的時尚雜誌全部攤開在地上,並一一把雜誌上的人物、穿搭剪貼上去。

「那時我想,這是教授給的第一個課題,我要答出最正確的答案。」下週上課,李瑜的作業卻被教授像丟飛盤一樣丟了出去,身為全班唯一的亞洲人,她嚇傻了。「教授問我為什麼這麼做,我說,我很喜歡這上面的東西。結果他又問我:『所以,妳是一本時尚雜誌嗎?』」她無法回答教授的提問,也才發現,她竟然說不出自己的樣子。

坐上飛機前,她對時尚科系有太多想像了:「我以為我會獲得一些教科書、了解如何進軍時裝界,結果讀了三年,一本教科書都沒有。」在米蘭的日子,她被交待透過每天寫倒映日誌(reflective journal),來重新認識自己,「它可以是日記、活頁本或是書,把自己的靈感寫下來,你會發現自己開始注意每天發生的事情,這才是我讀時尚的開始。」

就這樣,李瑜過去的自我認知,隨著飛起來的作業一起被拋了出去。原來時尚不只是打扮,更是一種文化,而且,一切得從自我開始。

IMGM1828-1

透過獨處喜歡自己

李瑜說,自己從小就想成為風雲人物,在臺灣求學期間也常常參與各種學會活動。我好奇,這樣活在目光焦點下的人,為何說自己很沒自信?

「其實,我那時是用群體裡獲得的掌聲,來彌補我內心自信很不足的那一塊,比較像是我需要這個舞台。」

她拚命用外在的關注填滿內在的不安,這種作法卻像是試圖裝滿一個破裂的水缸。

「但我去了米蘭之後,因為都是一個人,我反而可以學會享受獨處。當我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怎麼樣去喜歡我自己。」她時常一個人漫步米蘭街頭,看展、看電影、工作,透過每天踏實生活與自己相處,「更理解、肯定自己之後,我不再像在臺灣求學那段時間需要那種很『虛』的感覺,可以發自內心去表達自我,不會怕我講的事情沒人認同。」

她不再為掌聲患得患失、不再刻意討好誰,自信也就漸漸長出來了,「當你很肯定自己跟知道自己在過嚮往的生活的時候,內心的狀態會是很平和的,這是跟我小時候不一樣的地方。」

cleo-vermij-wSct4rrBPWc-unsplash

抖落所有不合身的外在雜音,她不是任何人,就是李瑜,而穿搭就該從找到自己開始。「坊間很多教穿搭的課程可能會教你穿出韓風、歐美風,甚至幫你配好衣服,但根本沒有什麼風。我們要學基本的配色、平衡這些東西,更重要的是當這些東西都穿在你身上時,該如何展現?」風格,決定你的人格,李瑜的穿搭哲學是由內而外開展的。

「現在,我不會管今年是哪一年、不管我幾歲,我覺得我到 65 歲以前、只要身形沒有改變太嚴重,穿衣風格都會是差不多的。因為我已經知道我喜歡什麼、什麼東西在我身上會好看,這是不會變的。也許每季會有一些新的流行元素,我們再想怎麼放到這些基本的東西上。」

李瑜說,這不是一、兩天可以辦到的事,必須將每個人真心喜歡的東西內化、強健自信與人生經歷,才能漸漸成為心中完美的樣子。她承認,自己也仍在每天的生活中反覆練習「成為自己」這件事,偶爾小小崩壞,再修補回來。

「總之,絕對不是上完這堂課可以馬上改變,我要很誠實地告訴你(笑)。」自信、直白、幽默,李瑜不再迷失了。而她想透過這門課,把她的方法交給更多人,從自我發出,找到自己最舒服、最適當的模樣。即便無法立即到位,她也已經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方向對了,路就不遙遠。

李瑜的《風格實踐學:從內在到穿搭形塑獨特品味》課程已經在 Hahow 正式開始募資啦!優惠只到 2021/3/31 止。

Hahow 好學校的 YouTube 頻道看更多影音版影片

採訪、撰文編輯:Rachel 陳芷儀
逐字稿整理:陳姿樺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