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跟風?跟風真的一無是處嗎?

全文

跟風,可以是追隨大排長龍的餐廳,或是趁在風頭上的議題,試著理解思考現象產生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被忽略的事實。當我們學會將事實看得更透徹,更瞭解自己之後,有沒有跟上風頭,或許就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根據網路國語詞典,「跟風」分為廣義與狹義的解釋,廣義的「跟風」屬於中性詞,意指學習、跟隨一種風尚或潮流;狹義的「跟風」則屬貶義詞,指的是盲目追隨潮流,不管是否切合實際。

然而,在社群網路蓬勃發展的當代,資訊流通快速,許多議題、行為皆能在短時間引發眾多迴響、討論、轉發,甚至帶動模仿風潮,這樣的現象,使得「跟風」時常與貶義詞劃上等號,不論是用來諷刺他人或單純自我安慰,以「跟風」來形容看似從眾行為的現象,早已見怪不怪。

但是,「跟風」真的如此負面嗎?我們來淺談兩種跟風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以及它們分別帶來的影響。

讓重大議題引發關注

有些時候,跟風是一種展現自我、包裝自我的方式,好比在議題浪潮中,許多人會藉由一張圖、一段話、一個讚給予回應,在表達想法的同時也宣告了「我是什麼樣的人」、「我關心什麼樣的議題」,而這類行為在網路世界尤其適用,鄉民常說的:「雖然我不懂還是按個讚好了,以免大家以為我不懂。」正是拿跟風行為來自嘲的寫照。

或許這樣的跟風無關好壞,畢竟,無論在現實生活抑或是網路世界,每個人展現出來的樣貌必定與實際上有所差距,而有些時候,在重大議題與特殊事件上的跟風行為,反而是一種強大的催化劑,引發眾人的關注與討論,進而帶動社會的對話,例如:將臉書大頭照套用上彩虹濾鏡,代表的意義有可能超越了跟風本身,能藉此讓更多人注意到臺灣婚姻平權的議題,開啟反思的契機。

但是,仍務必切記,千萬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否則如此的跟風行為,只會讓議題的焦點越來越模糊,甚是使得有心人士的謠言散佈出去,凡事唯有經過理性思考,才能帶來正面效果。

得到瞭解自己的機會

有些時候的跟風,則是為了壓制住「害怕自己做出錯誤決定」的焦慮感。舉例而言,到了升大四的暑假,當身邊許多同學紛紛開始準備研究所,原本決定要先進入職場的你也許會開始動搖,並且質問自己:「沒唸研究所,我會不會比別人差?」這個時候,便很有可能因為缺乏溝通與目標的跟風,而做出全然不適合自己的決定。

當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勇敢面對焦慮,理性分析後再做決定,然而,有更多時候,在莽撞的跟風後得花上好長的時間才終於理解,原來,看似安全的選擇,也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這時,若持續停留在不滿意的狀態中,拿已經付出的時間和心力來說服自己「這樣也很好」,只會讓你繼續停留在原地,被動的被環境、時間推著往前,但是,若能把握機會審視自己的狀態,反倒能得到一個更加瞭解自己的機會,使你在接下來的路途中,更懂得捨棄由他人定義的價值,更真誠的面對自己、肯定自己。

事實上,比起狹義的貶義詞,我更喜歡「跟風」廣義上的解釋,讓「學習」與「跟隨」帶領你打開未知的門,認識你從未接觸過的世界、思考你從未注意到的問題,走的路是否和別人一樣,似乎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