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不必是個好演員,但可以做個好的生活表演者

全文

表演,為什麼要學表演?到底人生如不如戲,戲是不是人生?生活就是一場向內與向外的探索,或許我們不必是個專業的舞臺演員,但足以在生活日常中,為自己演繹一場燦爛的獨秀。

午餐時刻,同學向宋少卿問道:「如何能夠隨時戴上面具?」宋少卿說這是個好問題,戲劇系出身的他,已然歷經長時間的表演訓練,一上舞台,面具自然戴上。那麼沒有受過相同訓練的人,該如何以其他方式達成?

這是「與大師相會:每個人都能體現的舞台魅力」課程開拍的日子。面對舞台、面對人生,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刻為自己戴上面具去演繹一個漂亮的角色,然而,在各種表情演理中捉摸的你,為自己準備好了嗎?如果可以將生活中的每一刻視為自己最愛的時刻,把握當下,念頭一轉,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每一天的生活就會是場自在的表演,是以真誠活出角色該有的樣子,而非以面具待人。

你如何介紹自己,決定了自己的態度和樣貌

通常自我介紹是與陌生人接觸認識的第一步,但如何讓自我介紹變得印象深刻?「語調高低」、「節奏快慢」、「習慣用語」到「如何消除緊張」都是一門課題。如果你不曾準備過開場白,或許可以從現在開始練習,除了將自己預備好,更可以替你的語言找一個「開關」,它可以是發話時的一句話,或是上台前的一個小舉動,都能幫助自己更順利進入當下的狀態。

用聲音構一張美圖,讓肢體說一口好話

人與人的相處,如果能夠有意識的觀察「聲音」、「肢體」以及「語言台詞」,那自然有助於將情緒表達的更完整,無論是同事間的相處、球場上的互動、甚至家庭間的溝通。試問自己,你曾仔細感受打電腦時肌肉的用力,或是意識自己生氣時習慣叉腰的手腕嗎?魔鬼藏在細節裡,無動不舞,無聲不歌,在生活表達的旅程中,宋少卿陪著學員發掘自己的表演 DNA,在點對點的細節以及每一次呼吸的急促與緩慢中,練習找到肢體的可能性。

The body says what words cannot. - Martha Graham

誠如編舞家瑪莎葛蘭姆所說,肢體足以傳遞語言無法表達的訊息,而有時語言亦能加強情緒張力的傳遞。倘若我們不是專業舞臺人員,又該如何感受自己的進步呢?宋少卿建議在練習中培養這樣的觀念,學習在生活中將意識提起,檢視自己是否快速抓到生活節奏的變化、從不舒服的姿態中發現新的肢體表現、在失控中找到可控制的力量,因肌肉是會有記憶的,當它經過多次的排演、設計與練習,它便不再那麼緊張,而那就是渾然天成的表演,無論是一場會議簡報,或是一段演講分享。

找到主控權,做情緒的主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將「臉」與「身體」分開,展現不同情緒的練習。以往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卻在練習中發現自己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往往不見得與別人感受到的相同。—課程學員映全

課程拍攝現場,宋少卿抬頭對著鏡頭解釋,說著說著便指導起現場的學員,他給了項挑戰,要大家設想一個分別以「臉部」和「肢體」呈現的情緒,由他負責猜出答案。有趣的事發生了,現場一位學員以「興奮」的肢體做了展現,而現場的所有人卻都認為這是「生氣」的表現。溝通與情緒的落差,活生生的上演在我們的每一天,當內在情緒和外顯狀態有了差距,受話者無法正確解讀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的誤會也許就這樣產生了。

宋少卿將情緒拆解開來,分別以「肢體」和「臉部」詮釋,引領同學將喜怒形於色,再練習將喜怒不形於色;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掌控情緒,將情緒適度地被釋放出來。你或許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喜怒哀樂的心情不但無法直接表達,更會不如預期的反應出來,甚至可能壓抑自己,抑鬱寡歡。善於在鍵盤背後說話的每一個人,或許都需要練習不讓情緒搶在表達之前,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有意識地掌握思緒,在必要時候將情緒「刻意放大」或「刻意縮小」,擁有恰當傳達情感的能力。

如果說現代人最需要的必備能力是什麼?或許「把話說好」、「正確傳遞想法」會是相當重要的一課。正因為人生是個大型舞台,表演與生活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我們或許不必是個專業的好演員,但可以做一個好的生活表演者,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專屬自己的表演;而這場表演沒有標準的好與壞,正確的判斷往往是先來自錯誤的經驗,豐富的經驗來自無數錯誤的判斷,或許放膽一次,就讓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的自我表達方式!

上課去 》與大師相會:每個人都能體現的舞台魅力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