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張簡長倫:解構與重組,觀景窗內與外的自我剖析

全文

「喜歡攝影的人通常都善良而惜情,因為我們想拍下的並非影像本身,而是一次感動、一段關係。」在名為攝影的汪洋找到生命出口的 Robert Chang Chien(張簡長倫),每一幅攝影作品都有個背後故事,影像對他而言不僅是美學與生命註解,更承載了自己的一克靈魂。

Hahow 訪問了 Robert 對現階段生活的想法,以及透過影像與生活連結的故事,在即將跨越 2019 到 2020 的時刻,跟著 Robert 一起以時光顯影,紀錄生命片刻。

Hahow 曾在 2017 年做過 Robert 的深度專訪,如果你對鏡頭背後的他感到好奇,不妨撥空閱讀當時透過文字紀錄下的人生故事:
>> 專訪影像創作者 Robert 張簡長倫(上):攝影,讓我在汪洋中找到一個出口
>> 專訪影像創作者 Robert 張簡長倫(下):在電影裡,每個畫面都是我導演的人生

攝影帶來黑暗中前進的微光

「唯有明白每次按下快門的緣由,影像才具有意義」,對 Robert 而言,每次按下的快門都是在紀錄他拍照當下的情緒,或是他想保留於記憶中人事物的樣貌。

除了紀錄稍縱即逝的片刻,也能透過影像和觀者產生共鳴,在平行時空的某個時間點有了交疊,經由觀者不同的生命詮釋,重新賦予影像全新的意義,也可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出口,因而開啟全新的故事篇章。

請用一個關鍵字形容現階段的自己

Robert 選擇了「解構」和「重組」兩個關鍵字替現階段的自己下註解,問道為什麼會選擇這兩組字詞時,他說這故事得從 2016 年 10 月某個下雨的夜晚開始說起。

在 2016 年 10 月的攝影集新書座談會中,他說出了一段讓台下逾百位讀者詫異不已的話:「這本攝影集是我對過去幾年自己的告別,接下來我可能會漸漸放下相機」。

作為一位逐漸步上正軌的攝影創作者 —— 陸續在國際間獲獎、出版攝影作品集、成功舉辦展覽,甚至成立工作室開始全職的接案生活,擁有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攝影頭銜與工作生活,Robert 卻毅然決然地放下長期累積的成果,決定到英國倫敦留學。很多朋友認為做了這個決定的他很勇敢,但他的心底卻踏實的明白這個決定並非偶然。

從小便在資優班的光環裡成長,一路念著社會所定義的明星學校,花費七年多的時間取得工程學士和建築碩士,這十多年看似順遂的求學過程,他滿足了家庭與社會殷殷期待的盼望,卻沒有勇氣仔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自 2016 年開始, Robert 選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開始容許嘗試後的失敗、不斷嘗試各種舒適圈之外的事物,並一次次挑戰、觸碰自己的極限,從這些實驗性嘗試中,他也進而認識真正的自己。

有許多問題只有真正隻身在異鄉生活才會主動意識到的問題,也在他的心中逐漸發酵。「這世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家鄉?」、「臺灣人是如何看待臺灣?」、「什麼是家?」、「什麼是回憶?」、「生命是什麼?」,都是 Robert 過去三年來不斷在思考的問題。

「此時此刻,我從未如此暸解自己,也從未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抱有如此多感慨與懷疑」Robert 略帶疲憊卻帶著堅毅的眼神說道,「我正一片片把自己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看,試圖再次重塑出自己新的樣貌。」

一幅別具意義的攝影作品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故事

2019 年初, Robert 推出一個全新的攝影系列《Dissociation》,希望透過這個系列來對大眾所認知的「真實世界」進行探討與提問。

他也在攝影系列的介紹中提到,我們現在所認知的自己,是透過他人與環境的反饋資訊所持續疊加而建構出的意識;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則是由人類感官蒐集到的資訊所建構出來的。依靠感官,我們能辨認三維空間的大小與時間流逝的速度,也能感受大雨滂沱、城市喧囂、午夜寧靜與四季遞嬗,然後我們所認為的真實僅是透過「有限感官」過濾後的資訊總和。

人眼能看見的電磁波稱為可見光,人耳無法聽見的聲頻稱為超音波,讓他不禁思考:「既然海豚與蝙蝠能接收人類無法聽見的超音波,那牠們所感知到的世界是否也會因此而不同呢?」

倘若空間不只有三維、四維,其實有更多維度的空間型態存在,只是因人類有限的感官而無法察覺,那麼我們所認為的真實世界,實際上也只是一種虛擬實境;而我們所認知的自己,也只是一個存在於虛擬實境中的虛擬角色罷了。「我們真的是我們自己嗎」是 Robert 透過這個系列想探討的議題,也是對社會、環境、角色的質疑與提問。

面對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有哪些會選擇透過影像記錄?

「這是個好問題,卻十分困難,難到我在 RCA 的碩士論文《Uncaptured Moments》全篇就是在探討影像與記憶的關係。」

相機是把雙面刃,那些你越想要記得的重要瞬間,拿起相機紀錄的動作本身反而對於該事件是種打擾。但若選擇不以影像紀錄,而是全新全意投入地感受當下,這些白駒過隙的瞬間,終有一天也將在記憶裡變得模糊、甚至遺失。

Robert 至今仍在思索這個問題,對他而言目前的最佳解方是:盡量地珍惜自己覺得珍貴的時刻,唯有在必要時才拿出相機快速做紀錄,以便日後作為記憶的觸發物,或是成為說故事的媒介。

「千萬別花太多時間在觀景窗裡,把你的目光留給所愛的人事物吧!」

除了影像之外,自己將會用什麼方式來紀錄人生呢?

自去年開始,Robert 養成了蒐集生活和旅行中所聽到、聞到的聲音與氣味,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也是觸發記憶的重要媒介,希望能藉由視覺外的感官,延伸紀錄與記憶的保存期限。另外在某些不方便拍照的場所裡,他也習慣以素描、錄音、文字等方式來紀錄那個當下帶給自己的感受。

用影像紀錄值得保存下來的每一天 >> 【攝影創作-調出電影感的色彩

今天就是那一天,以時光顯影,紀錄共同經歷的片刻

每到過年,家人總拿出一樣的照片,將在時間內凝結的回憶反覆取用,源源不絕,正是愛的力量。是每一個往日支撐了今日的你,而今年也即將成為過往。讓所有的經過都不留白,成為永恆的記憶,篆刻進身體。

2019 年即將過去,今年你經歷了哪些,又締結或維繫了哪些關係?捕捉誰的背影、錄下誰的笑鬧。今天就是那一天,以時光顯影,記得永遠不會褪色的你我。

有很多事是不需要理由也能立即開始的-哪怕是微小的興趣,或是曾經想做卻被現實澆熄的熱情-透過年年末時節,Hahow 想喚起大眾的意識:「別等了去做吧,今天就是那一天!」有時候想做什麼不需要「名正言順」的藉⼝,單純為了「有趣」、「喜歡」、「想要」也可以立即行動,從現在開始,過⾃⼰眼神發光的生活!

新的一年,也請多多指教。

--

Hahow 2019 歲末主題展《今天就是那一天,過眼神發光的生活!》
為你的生活挑選 3 個關鍵字,你會選什麼呢?
系列課程限期折扣,最高 75 折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