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的徐嘉凱:成熟的靈魂,裝在一副堅毅的身軀

全文

年輕的心,擁有一個成熟的靈魂,他將「犧牲」作為自己創業的人生體悟,並分享他的故事,冀望每個年輕人都能勇敢追逐夢想。

他叫徐嘉凱,今年 26 歲,是一位導演,創業第三年,引領著 SELFPICK 新創媒體公司拍攝系列網劇《Mr. Bartender》、製作全台第一部原創網路 4K 影集《私室》、發行一張專輯、以及經營一間酒吧;此時他正坐在我右手邊,沉靜地像條起伏不大的心電圖,同樣不大的還有一雙瞇瞇眼。

「抱歉,Hahow 辦公室這邊沒有準備酒,就讓我們以開水代替吧。」嘉凱接過水杯露出一絲笑容:「沒關係,我最近應酬也真的喝太多了。」我能察覺到他的疲憊,從那寬闊的肩膀顯示他背負著許多壓力,但坐姿卻極為挺拔,絲毫感受不到一點鬆懈。

你敢不敢做這個年齡不敢想像的夢?

「你怎樣看待年齡與夢想大小之間的關係?當你聽到無數次:『天啊你才 20 多歲?我 20 幾歲的時候還不知道在幹嘛!』這類的話語,你內心是怎麼想的?」嘉凱稍微思索了幾秒:「的確,以前覺得年齡是我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它有時候是種紅利,但有時候也成為你被質疑的軟肋。」

做得好會被讚許年輕有為、潛力無窮,反之年輕的他若沒有先拿出一點實績,年齡反而是最容易被對方質疑的點;當有了一些成績,許多人又開始千方百計地深究:「如此年輕就達到種子輪、天使輪、甚至 Pre A 輪的千萬增資,他是不是有什麼投機取巧的撇步或靠山?」久而久之嘉凱的年齡就已經不是大家在意的點了。

「回過頭來,我們該問的還是自己到底有沒有 Guts,去做這個年齡不敢想像的夢。」嘉凱認為任何的質疑都是其來有自的,但他始終相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勇敢」;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勇敢地面對失敗、以及勇敢地堅持下去,並相信自己的(SELF)的選擇(PICK)。

所有的犧牲,到最後得到的反而是最真實的快樂

SELFPICK 的《私室》影集中,令人矚目的角色 Jeff(由帥氣度跟我有 87% 像的謝祖武演出)有句台詞說:「成功嘛,總要有些犧牲。」嘉凱說這句「犧牲」算是他創業多年來總結的經驗與核心,也是他人生中最深刻的體悟。

「我認為努力是一個必然條件,但接受這個必然並開始努力,並不意味著就能獲得成功,這時候就要面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你要不要犧牲?」他犧牲 20 多歲同齡人能享有一切的娛樂,去把 30-40 歲參與的應酬做到極致,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犧牲;再往下他要選擇是否犧牲休息時間去酒店赴投資人的約?即使赴這個約可能完全沒有回報。再更實際一點的犧牲,身為一位負責人必須做出某些決策,且一定會招來謾罵和不諒解時,他要不要做?

就在專訪的前一週,嘉凱駐足在某片場,風雨中提著電腦等一位重要人士半小時,有人問:「你為什麼要站在那?你好歹也是個導演吧!」他說無關身份,只是為了兩個字:「誠意,今天我站在那邊,並不在意他到底有沒有看到我,這是我展現誠意的方式,如果舒舒服服坐在一個地方等一個重要的人,我覺得那這是不對的。」

徐嘉凱專訪_01

「這些犧牲,算這是一種自虐嗎?」順著他的話我淘氣地追問,儘管我知道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覺得還不算自虐的程度,因為回過頭來,所有的犧牲到最後你得到的反而是最真實的快樂。」嘉凱又以拍片為例,那就是一種很值得的犧牲,一天工作 14 個小時每天都在逼著自己,但只有在殺青酒的時候,那是他唯一可以哭出來的場合;到最後喝下那杯酒,那種味道跟一般人喝的酒是截然不同的,那是很扎實、和對真實人生的一種享受。

沉浸式娛樂:我們想要現在就讓這場偉大發生

「你覺得 SELFPICK 有機會達成像漫威、迪士尼主題園區那種大型的沉浸式娛樂體驗嗎?」與嘉凱談到 SELFPICK 一直在致力打造的「沉浸式娛樂」,這是一場為期 10 年,以「時間」換取「空間」的計畫,他們希望替台灣的影視產業打造一個生態圈,證明台灣人也能做出優質的影視內容。

「我覺得 10 年內不可能,但『沉浸式娛樂』是我們唯一能跟歐美娛樂產業,這種大國文化相抗衡的方式;面對強勢文化,SELFPICK 現階段能做的是先從小規模發展,讓人們投入精神層面,先接受我們的情感。」舉例來說《私室》拍攝完後留下的實景片場,成為真正對外營業的酒吧,你能在其中感受現場的氣氛、音樂、嚐遍劇中主角點過的每一杯酒,甚至你在私室酒吧跟 Bartender 分享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中的共同經驗,將有機會被 SELFPICK 拍成下一部作品。

「想像一下,你有機會成為我們作品中的一環!這個時代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有夢想,但你如果可以參與到夢想的一部分,也很酷不是嗎?」

他們想用一種小而溫暖的故事體驗,以精神價值來彌補資本上的不足;舉例來說,讓 SELFPICK 的觀眾能看到這個團隊實際發生的創業故事,一個誠實的團隊不斷往夢想邁進,就像《楚門的世界》,一場在真實社會上演的實境秀。「我們存在的 365 天都是一個秀,你可能不知道現在上演到哪裡,但我們會讓你知道。就像是每位成功人士逝世後都會被拍成傳記電影,但我們不想等到死後才讓這個偉大發生,我們想要現在就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我們的進程。」

你要以整段人生去衡量自己的「機會成本」

「你要知道現在社會就像是一灘自由自在的死水,日益乾涸,而你看看自己,你就像是一個蝌蚪,悠遊自在但是偏安一隅,你有想過當有一天水乾了、沒了,你還能像今天一樣自由自在嗎?」——《私室》第六集:Beer Time,Jeff 台詞。

徐嘉凱專訪_02

「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是否也是一灘死水,讓我們習慣偏安一隅?」回到專訪的目的,得乖乖地切回教育主題了,我挑了個比較敏感的話題直面嘉凱。

「什麼時候學校的殿堂變成了爭權奪利的地方?什麼時候教授的研究變成了積分和積點?什麼時候教育工作者的評鑑和分數會讓老師們這麼痛苦?這都是很大的問題,但作用力最終都反應在學生身上。」嘉凱說問題並不在教育工作者,而是在更上層制定這些框架的人缺乏前瞻性的思維,導致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會感到迷惘,但教育不應該讓這麼多人迷惘。

我們的教育存在一個陷阱,就是「機會成本」,這限制著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從小我們會被灌輸:「你明明可以去當醫生、工程師,可以賺那麽多錢,為什麼不去做?」這些約定俗成的觀念導致我們跳過思考未來的可能性,被鼓勵進入大企業,領超高的年薪就叫做「人生勝利組」,每當你想要做些不一樣的嘗試,就會被這個機會成本束縛,進而產生迷惘、被身旁的人質疑後就會退回去。

若將自身冀望的成就,繫在同一條規定好的快速道路上,我們的人生將會因此被卡死。

「所以我們要避免看機會成本嗎?」又一次淘氣的追問。「『機會成本』這個東西不是不要看,而是要以『整段人生』去衡量,我們總習慣短視近利、追求 CP 值,只計較 1-3 年的得失,而放棄去想像未來 70 年的生活,因為我們會害怕。但當你把維度拉開去衡量整段人生的機會成本,你就會發現短時間的犧牲並沒有什麼好擔憂的。」每次講到這些話,也許有些人會批評他說:「你憑什麼去想像 10 年後的世界?」而他堅定的回擊:「憑什麼我不能想像未來?憑什麼不能現在就解決 10 年後會遇到的困難?」如果每天都只去想明年該怎麼辦,10 年之後他絕對不會變成自己想要的存在,但若一開始就看準目標去解決 10 年後的問題,那這段過程就是一步一步 Fixing,朝成功邁進。

在 Hahow 開設的《創業先修,你準備好了嗎?》線上課程,嘉凱希望能促成更多學生思考。他將創業的過程比喻成一場獵捕行為,這堂課要喚醒創業者最原始的求生本能,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給大家一堆工具、SOP、或教怎樣寫事業計畫書才能拿到補助。「我會希望你先瞭解事業計畫書的意義,它是能帶給你方向感的地圖,讓你在創業的世界中不會迷失,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寫給投資人看的、只拿去申請補助、去參加競賽,那創業一定不會成功。」

該課程不僅會教你如何辨讀創業地圖、如何追捕獵物,更能培養學生思考運用打獵的工具,例如什麼時候該扔標槍?什麼時候要設陷阱?當我們培養了創業的野性與本能,甚至能創造出自己的獵捕方法;雖然他也會給學生自己用的標槍與陷阱,但更重要的是先讓我們瞭解自己將身處的世界。現在就邀請你進入《創業先修,你準備好了嗎?》的世界裡開始狩獵吧!(好像推銷的太直接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專訪文似乎也是一種「沉浸式娛樂」呢⋯⋯)

結語:姜太公釣魚,釣的是心境

徐嘉凱專訪_03

「本質上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套 SOP,人生啊 30 而立,我是不敢說自己 40 歲就能不惑,但至少到了 60 歲能知天命吧!知天命對我來講就是能享受人生最純樸的時刻,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外在的世界而有太多的波盪或起伏。」專訪到了尾聲,嘉凱的心電圖似乎充滿波瀾壯闊的振盪,他訴說著自己的夢想:60 歲在台灣的某個地方有棟依山傍水的別墅,閒來無事去釣釣魚,一年拍一部作品累 1 個月,偶爾跟朋友聊聊人生喝杯酒,此生而無憾。

「這樣聽起來很平淡吧?有些人聽完我的夢想會嗆我:『你的人生好不精彩喔,你現在就能想像完了。』但其實過程超精彩啊!現在的人生就是驚心動魄,連想要去釣個魚都很難,但我想釣的魚跟姜太公一樣,那不是真的魚,而是心境,但走到那個心境似乎還要很長一段路呢。」

他叫徐嘉凱,今年 26 歲,我以為他有一顆痛苦的靈魂,但此刻我看見一位依靠淡泊明志夢想,支撐自己向前的創業家,這是一顆超齡成熟的靈魂,裝在一副堅毅的身軀中。

朝著背負理想的路前行 》《創業先修,你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