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佛大學到 La La Land:瘋狂導演用他的夢教給我們的事(上)

全文

電影 La La Land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獲全勝,除了它帶給觀眾絢爛的視覺和聽覺饗宴,導演 Damien Chazelle 的人生故事又是什麼?一起來看看他如何以藝術家獨有的瘋狂,刻畫鏡頭下對於友情、愛情和夢想的呢喃。

一部電影的產出需要集大成的努力,李安導演在 2006 年出席台灣藝術大學的演講說道:「每部片都是嘔心瀝血,是當時我最想做的,那很自然的它就是李安的電影。」從 2016 年到 2017 年,在各大頒獎典禮和影評界最受矚目的非 La La Land 莫屬,而你是否曾經想過,如果 La La Land 離開了洛杉磯,會是什麼樣子?如果男女主角在 Griffith Observatory 天文台上眺望的城市星光,變成在 Boston science museum 取景,是否還會讓你驚嘆這座喧囂城市之中意想不到的靜謐與璀璨?在電影中彷彿置身仲夏夜之夢的浪漫,如果跨越美國大陸東西海岸落腳波士頓,是否還能營造出在艷陽下的炙熱的愛情?

也許你感到慶幸,最終導演 Damien Chazelle 還是選擇在洛杉磯拍攝,但是在他出席多倫多國際影展的訪談中提到,最初在構思 La La Land 場景的時候,確實是把地點設定在波士頓。他的第一部作品 “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用 16mm 底片拍攝,低成本製作的黑白電影便是以他成長的東岸兩大城市:紐約和波士頓為背景, 講述爵士鼓手 Guy 和研究生 Madeline 之間的愛情,電影中兩個人以相愛開頭,但是愛情卻迅速消褪,相較於靜默內向的 Madeline,Guy 愛上了外向奔放的 Elena,隨著 Madeline 到紐約展開新生活,Guy 卻發現 Madeline 才是心中所愛。經歷相聚、分離,卻又重逢的兩人,這場不完美的愛情,究竟會譜下什麼結局?

從 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 到 La La Land,其中關鍵字不乏城市、音樂、藝術、愛情,從波士頓、紐約,跳躍至洛杉磯,攝影機鏡頭下捕捉的是看似再也平凡不過,甚至是有些俗套的夢想和愛情之間的微妙權衡。但是無庸置疑的,創下 3 億 4 千萬美金全球票房,在金球獎已經奪下 7 項大獎,在美國第 89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入圍 14 項的 La La Land,一舉囊括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多項大獎提名,追平 1950 年「 All About Eve 」和 1997 年「 Titanic 」的紀錄,想當然爾是今年的全場焦點。(註:La La Land 在奧斯卡最終奪下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創歌曲等六項獎座。)

當得獎的鎂光燈閃個不停,在被主角 Emma Stone 和 Ryan Gosling 吸引而蜂擁而至的新聞標題底下,真正讓人步出戲院後還念念不忘的,便是這部電影的靈魂所在,那些充滿生命力的音符與節奏,就像那首 “City of Star” ,縈繞在腦海、懸在心頭、顫動在舌尖上的原創歌曲。然而,更令人感到好奇的,卻是擁抱這部電影成功的背後,導演 Damien Chazelle 從 2009 年起經歷無數次拒絕的故事,「 For Years, No One in Hollywood Wanted to Make La La Land 」(在好萊塢,沒有人想拍像 La La Land 這樣的電影)。

看過導演的訪談之後我才發現, Damien 是哈佛大學 2007 年的畢業生,他說 La La Land 是他在哈佛大學從拍攝畢業製作 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 起的計劃。那一年他 24 歲,從當年的小成本製作,到斥資 3,000 萬美金拍攝,從黑白到彩色,從默默無聞的業餘演員到好萊塢明星擔綱主演,從波士頓到洛杉磯,今年一月剛滿 32 歲的 Damien,不到 10 年的時間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在他人生旅途中對於音樂、情感和理想的堅持,如何躍現在他的作品上,以及他和他在哈佛時期的好友 Justin Hurwitz ,也是參與他三大作品的作曲家,如何共譜這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貫穿 Damien 的作品,每一部電影,都訴說著他對於追逐夢想的情懷,以及對於爵士音樂的熱愛。他的電影場景都設定在現代,卻都以 30、40 年代的音樂作為背景,給予觀眾一種既真實又虛幻的感受,Wall Street Journal 將 La La Land 評為 escapist entertainment in troubled times(混亂世代的娛樂性逃避),也許這也是 La La Land 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一段以不真實的手法訴說著這個時代的真實世界。

“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從校園到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

La La Land 的兩大製作要角,導演 Damien Chazelle 和作曲家 Justin Hurwitz,相識於 18 歲,在他們都還只是哈佛大一新生的那年,秉持著同樣對於音樂的熱愛,兩人加入了同個樂團,在大二那年成為了室友,一起退出樂團。他們沒有參加無止盡的派對,卻是日以繼夜的互相激勵對方在藝術上的創作。

“Damien and I really bonded over this shared philosophy sophomore year of working really hard and sacrificing … I remember we would really egg each other on and make each other feel guilty for not working hard enough. And we just had a lot of conversations about how we both wanted to be really, really good at what we do, and what it would take.”
(Damien 和我在大二那年真的非常努力,也犧牲了很大,我記得我們甚至會因為不夠努力而為對方感到抱歉。我們同時也談了很多,談我們有多麼想要在我們專精的領域變得更好,而達成目標必須付出多少努力。Justin 在他的訪談中是這麼說的。)

“He (Damien) was writing screenplays at the time and directing short films for Harvard’s Department of Visu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I started to really appreciate who he was as a writer-director. And he was watching what I was working on, composing at my piano … and he started to appreciate what I do.”
(Damien 開始寫劇本和為哈佛大學的視覺和環境學院執導短片,我也非常欣賞他同時身為劇作家和導演,他也看我在音樂創作上的努力,也很感謝我的付出。)

“It was a spot-on prediction.”

Justin 形容他和 Damien 的相遇就像直覺,大概也只有這樣的羈絆,骨子裡頭流著相同熱血的兩個人,才能一起在這段藝術創作的路途上追求心目中的極致與完美。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後重溫一次 La La Land,洛杉磯的城市場景和天文台上的城市星光鋪陳地恰到好處,愛情、友情、夢想的糾結依然令人如癡如醉,或許,就像導演李安說的:「每部片都是嘔心瀝血」,而 La La Land 很自然的,正是一部屬於 Damien Chazelle 的電影。


下集預告:坐著時光機一起重溫了導演的學生生涯,你是否也迫不及待想跟著[哈佛姐的不正經學術之旅](https://www.facebook.com/aliceyanginwonderland/?fref=ts) 繼續這段藝術饗宴?那就千萬不要錯過下集:[從 Whiplash 到 La La Land:偏執導演的十年逐夢之路。](https://goo.gl/RrQPJO)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