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誠實的面對自己,即是悲傷的解方

全文

人生有時迷惘,卻偶爾能在電影中嗅到一絲共鳴,像是抓住汪洋中的浮木,看見自己的故事。這次和我們一起走在曼徹斯特的路上,以「誠實」面對自己,從電影學習人生的課題吧!(貼心提醒:本篇微劇透喔!)

《海邊的曼徹斯特》榮獲第 89 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飾演男主角李錢德勒的凱西艾佛列克,也同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電影是從回憶裡的海開始的,CLAUDIA MARIE 號上男主角李與姪子派屈克在夾板上嬉笑著、哥哥喬在一旁駕駛著船。緊接著,畫面跳至了男主角的工作現況,擔任門房的李總能在簡短的對話內挑起住戶的敏感神經,不近人情的性格與那個曾在海上開著姪子玩笑的他,有著天壤之別。

![喬與李兩人對海十分執著,能在海上待一整天。](/content/images/2017/03/--.jpg)

劇情的主線從喬突然過世後展開,為了處理喬的後事與姪子派屈克的撫養權問題,李回到曼徹斯特,背負著回憶面對接踵而來的選擇。

![海邊的曼徹斯特](/content/images/2017/03/--2-1.jpg)

穿插的記憶片段,隨著劇情拼湊出李在曼徹斯特的往事,曼徹斯特對李而言,是個將悲傷吸食得飽滿的地方,一個不留神的觸碰,眼淚便會豪不留情的滲出,因此,李從沒打算要留下,當派屈克理直氣壯得吼道:「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這裡,我有曲棍球隊、籃球隊,我有我的船得打理,每週兩天得到船上工作,我有兩個女朋友,還有一個樂團,而你,只是一個看門的,你到底為什麼要在意你住在哪裡?」李回答:「我無法擺脫。」一語道盡李堅持離開曼徹斯特的原因。

誠實的面對自己,即是悲傷的解方

《海邊的曼徹斯特》傳達的是一種在悲傷前展現脆弱的坦然,與派屈克不同,我從未想過李有一絲留下的可能,離開對李而言並不能以「失去」或是「獲得」作為衡量,他只是過於理解悲傷的重量,於是選擇了一個地方,將回憶安放。

在進電影院前,我已看過幾篇網路上的無雷影評,但看完電影後,當我回想起部分影評的內容,卻發現我無法全然體會那些文字背後的心境。我知道男主角出色的演技、我知道這是一部十分悲傷的電影、我知道它有多麼接近真實,或許,正是因為過於真實,所以我不曾因為「它是一部電影」而對李最終仍舊離開的選擇感到意外,也從不認為「克服」能使他的人生更加完整。

我想起了過去在選擇面前我曾有過的猶豫,分析利弊與拉扯的過程雖然難熬,但總能在下決定後堅定不移。我想,李的選擇對我而言能夠如此理所當然,是因為自己還處在一個充滿彈性的年紀──在選擇面前無需顧慮太多;沒有退路的時候,敢誓言絕對能找到另外一條路走;遇到不順遂的小事,能說逃跑就逃跑,甚至對於他人口中成功的定義,也勇於大聲反駁。

![海邊的曼徹斯特](/content/images/2017/03/---2.jpg)

儘管從挫敗中站起來的人們總是會被歌頌;選擇逃離、選擇待在悲傷裡的人,往往成為被同情、被憐憫,以及不被理解的那一群,但每個個體,抑或是每個人生階段,本就不該被帶入任何能夠複製的情節之中,保有自身的故事與彈性,在認識了更多的世界之後,還能真誠的走著,這不正是生命的可貴之處嗎?我相信,只要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終能為過去與未來找到解方。

不論天候、不論時節,電影裡的曼徹斯特始終是藍色的,是一個在春天也無法將悲傷擰乾的地方,喬過世之後,李走完了他在曼徹斯特僅剩的路,所以離開。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