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音樂工作者黃榮毅:由音樂交織而成的緣份,從教育探索學習本質

全文

現任影像、廣告配樂,以及獨立樂團的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的講師。他是黃榮毅,這次除了分享他在推廣音樂路上的心得,對教育有很多想法的他,也將帶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探討台灣教育市場的問題。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我對榮毅的第一印象是媒體報導中提到的「台大音樂節的總召」,他曾受邀擔任許多大型活動的講者,採訪當時他也正在準備 TEDx 的演講。但我覺得這些只是他人生中所發生的「事件」而已,並不能完全地代表他。採訪時,我選擇拿掉這些頭銜,他依然是那個喜歡音樂的榮毅,但我對他的看法卻不太一樣了,在對談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成熟思維,也會被他的幽默逗笑。他是一位認真、專業的音樂工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內心叛逆的大男孩。這次我們不只談音樂、還談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教育。

從國中拿起哥哥放置一旁的吉他,一開始是不想浪費,結果一拿就拿到現在。誰能想到,在拿起吉他之前,榮毅其實很討厭音樂課。「那時班上同學都會鋼琴,音樂老師就有點跳過五線譜,所以當時我完全看不懂、都用猜的。我不喜歡固定、制式的東西,那時就覺得音樂很制式,就像讀書、考試一樣,我發現不了它跟我所聽的流行音樂的關聯。」還記得國小的音樂課,會唱像是「感恩的心」、「丟丟銅」等,問 2000 年出生的學生,仍是那些歌。

專訪音樂工作者黃榮毅

音樂沒有所謂基礎或高深,就是耳朵聽到的的聲音。

他以餐廳正在撥放的音樂為例,並不是因為 Justin Bieber 的歌有多麼高雅,但和莫札特相比,這些談論我們生活的音樂,和我們的連結才更緊密。有了連結學生才會有興趣,硬逼學生背是記不久的,也沒有意義。不妨先從熟悉的音樂切入,再鼓勵學生探索不同類型、時代以及多元的獨立音樂,才能沒有壓力的打開自己對音樂的視野。

在朱宥勳老師的專欄中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雖然這篇主要在談文學,但教育方面的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提到,如果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那很可能是在教學策略上出現了失誤,因為使我們決定學習的關鍵,在於「是否有趣」而不是「門檻是否太高」。這也是為什麼榮毅會投入教育領域,在影視教育機構擔任老師。

打破你所認知的音樂門檻

榮毅在第一堂課就開宗明義地講,他不教樂理,而是教如何探索音樂的本質。因為技巧、樂理、或是樂器,之後都能慢慢學。他要教學生的是怎麼進入音樂的世界、如何找資源、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態度、怎麼去欣賞每個音樂工作厲害、辛苦、有趣的地方,希望他們在這過程當中慢慢地能對音樂有自己的看法。榮毅交給學生的是「方法」,但之後學生會有多少收穫,便得看他們如何去思考、運用。在這個時代,自學已經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我們最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

專訪音樂工作者黃榮毅

透過自己摸索,培養找答案的能力,會比單純去學某項技術或規則來的有意義,效果也會更好。

在社群發達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可以收集到各種資訊,就連音樂講座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知名的音樂老師。只是當接觸音樂的管道越來越普遍,反而讓大家想找尋答案的動力變少。尤其平台上有這麼多免費的資源可以選擇,反而讓大家對凡事都有代價這件事,意識越來越薄弱。

談到代價,我們時常將「學音樂」跟「很花錢」劃上等號,確實,如果是就讀音樂相關科系的學生,他們通常從小就會去上才藝班或是請私人家教,鐘點費、樂器保養,若再加上出國深造,花費確實不斐。但隨著時代變遷,學習的管道變多,音樂的形式也在變動,現在我們甚至只要用 app 就可以寫歌,說到這裡,榮毅拿起他的手機,當場示範給我看,看著他的手指輕輕敲著桌面,一邊打著節奏一邊哼歌,我深深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愛。

和音樂談一場細水長流的愛情

科技的進步,讓技術跟經濟的門檻一直在降低,使我們更容易跨入音樂領域,但來得快、去得也快。榮毅近幾年發現到身邊有很多朋友在玩音樂,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而選擇放棄。我們可能覺得音樂有趣、很酷,所以去接觸,但要能持久的發展,單有這樣的動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足夠的熱情。

熱情很抽象,它並不等於「一時對音樂產生興趣的熱忱」、或是「一天沒聽音樂就渾身不對勁」。榮毅對音樂情有獨鍾的原因,是它能夠綜合自身的個性跟才能,將人格特質發揮出來
。他總是嘗試用不同的面向切入,因此他不斷地改變,也藉由跨領域的合作,擦出更多的火花,這些都反應在他做的音樂上。正因為他喜歡嘗試,所以創作的元素更多,感受的音樂廣度更大,內容也比以前有趣。榮毅笑說這就很像在挑對象一樣,剛好音樂跟他很 match。

那要怎麼知道這個「對象」適合自己?我們沒辦法一開始就知道答案,就像談戀愛時,光說「我愛你」是沒辦法證明感情的,只能交給時間來驗證。

有時候再怎麼努力、積極,也沒辦法完成真正好的創作,或許是因為當時的心理狀態還沒成熟,像是心智、內涵就是還不夠,但只要持續地在這個領域深耕,自我風格自然就會慢慢浮現。

從經濟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的教育市場

榮毅在剛接觸音樂時也很迷惘,當時甚至沒想過音樂可以是一條路。他剛好處在一個很特別的位置,畢業於台大商管學系的他,是一位在學業上達到頂尖的人,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他不繼續往這個方向前進,商管行業絕對比音樂產業穩定不是嗎?

專訪音樂工作者黃榮毅

做音樂從來就不是什麼穩定的事情,它就像藝術一樣,不能量產。至少我做的音樂絕對和別人不一樣。

我想這除了和榮毅喜歡變動的個性有關,還有市場問題。以他為例,每年有大批管理人才的畢業生進入市場,但我們的產業真的有這麼多需求嗎?「台灣就這麼小的一個社會,汰舊換新的過程沒那麼快,導致年輕人就業率很低,這就是我這屆畢業生的狀況啊!如果別人所謂最好的管理學院,都面臨供給上的過多,就證明我們的確不需要這麼多的商管人才,這是市場、是經濟學。」

那麼這些人怎麼辦?我們回到社會多元性的問題,原本他們可能想去做音樂、繪畫、工藝⋯⋯但因為考試,念了不想念的系。既然發現自己不喜歡,還要繼續唸下去嗎?榮毅提了兩點給大家做參考:

第一、念大學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可以讓你了解這個社會的運作,學習如何與它相處,它有一個規則存在,你不一定要完全遵從,但一定要認識,因為你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而榮毅也提到,他所念的科系雖然對現在的專業沒有幫上太多,但有一部分的養分來自於此,也讓他觸類旁通其他領域時會比較快。

第二,家庭永遠是最重要的。榮毅雖然是一個很叛逆的人,但如果他完全不聽父母意見的話,可能就不會完成學業。為了讓父母安心,同時也不想放棄任何一件事,所以他選擇付出加倍的時間跟努力。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不願意支持孩子的夢想,只是他們不了解你正在做的事,榮毅也是直到自己確定要走這條路,從行為跟做法上都很堅定,並累積出成果,才獲得父母的支持。每個家庭難免都會有一些代溝,這需要時間來磨合,我們在追尋夢想的過程應該要多點耐心。

正在崩解的教育體制

「台灣的社會是一個⋯⋯即使現在 2017 年都還看得到科舉時代的遺毒,這是一個華人世界功利的模式,嵌在我們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裡。我們渴求穩定的工作跟收入來供養父母,所以對奇怪的、不合群的東西感到排斥,台灣的現況就是如此,至少我生長的環境是這樣。」

專訪音樂工作者黃榮毅

開始受教育後,功利思想便已深植在我們心中。讀書是為了有好工作,才能賺錢來孝順父母,因此學生在決定志向時,便自然而然地以「能賺多少錢」為考量出發點。以「利」為優先考量的話,很多課程就容易淪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記得國中時,最常被借走的就是體育課,因為在一般認知中,這只是為了讓學生有固定的運動時間,既然如此,只要在早自習或是放學時間,讓學生去操場跑幾圈就可以了。但其實,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包括公平競爭、「勝不驕、敗不餒」、服從裁判並遵守規則,在團隊運動中,要彼此團結、互相配合,不能只顧自己⋯⋯這些其實才是學生應該要學習的態度,但我們卻總重視課本中的知識,而輕忽課堂外的修養。

教育就像一個功利的輸送帶,藝術、文化這些需要時間的東西就被擺到後面去。

高中以前灌輸學科知識,然後考上大學,經由大學教育灌輸觀念後,才能推到職場上,得到所謂大家夢寐以求的社經地位。在這個文化背景下是很合理的事,要改變一個國家的文化,或是一個世代的觀念,仍需要時間。或許要等到我們開始有了下一代,可以接受不一樣的觀念,接受這些有創意的人時,就不要讓他們被傳統教育制約了,讓他自由發展,只是現在時機還沒有到,因為體制還沒有完全崩毀。

「我不是很急於這件事,我只能算是一份子,現在是有意識地在做覺得對的事,等到我有那樣的影響力後,我覺得這件事就會發生。」榮毅也鼓勵大家,人生其實很長,應該多做不同的嘗試,既然在這個輸送帶上已經太多人在做差不多的事,大家就趕快跳船吧(笑)。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