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影像創作者 Robert 張簡長倫(下):在電影裡,每個畫面都是我導演的人生

全文

如果說電影是一種人生的縮影,你想要的是一齣什麼樣的腳本?透過影像創作者 Robert 張簡長倫的創作,讓我們一起走上導演之路。

夢境往往是創作的靈感來源,身為影像創作者的 Robert Chang Chien(張簡長倫)也不例外,若你很少作夢、卻想要體會在夢境的感覺,這裡提供你兩個方式:一個是到異地旅行,另一個則是看電影。

去年 Robert 造訪巴黎,即便他在過去之前就知道,那裡其實沒那麼浪漫,有很多扒手,街道有點髒亂,但還是很迷人。「我很喜歡老的東西,老書店、老房子、老街道......到了歐洲你會發現,一般住宅可能就有一、兩百年的歷史,古蹟更久,這些一磚一瓦都充滿了歲月痕跡,就好像走進故事裡一樣。」他習慣每到一個國家的城市,就要去當地的美術館看他們的藝術涵養到什麼地步,了解他們燈光和空間如何配置,並將其內化,應用到自己的展場設計中。

Hahow 專訪 Robert 張簡長倫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

「旅行很重要,如果你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座島,你不知道自己的家長什麼樣子。」離開台灣後,才會認知到自己是台灣人,會開始思考我們的文化是什麼?離亞洲越遠,文化衝擊就越大。當然也會有一些共同點,例如:台灣跟巴黎都會天黑、天亮,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同樣在地球上生活、看著同一片天空的人們,經歷的人生卻完全不一樣。離開熟悉的環境等於是抽離原本的位置去審視自己,便會發現自己新的可能性、挖掘到內在的自己,或是發現原來自己是這個模樣。以創作來說,當下的驚喜、感動,或是反省、思考,都會讓他跳脫原本的框架,不管是影像或是人生。

Hahow 專訪 Robert 張簡長倫

一年裡面有 365 天,你到底是活了 365 天,還是只活了一天,然後重複了 364 次?

以往以攝影為主的 Robert,今年多了一個導演的身分,所謂隔行如隔山,雖然同樣是影像創作,但動態和靜態的處理方式卻有很大的不同,從團隊人數、器材成本,到自我定位,他從一個實際操作者,轉變為在團隊裡負責溝通的角色,將不同專業的人串連起來,讓組織裡的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就像齒輪一樣可以轉動得很好。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成為一名導演之前,必定看過很多電影,我問他最喜歡哪一部,他的表情似乎有點為難,因為有太多電影令他著迷,但若說到影響很深的電影,他最先想到的是《全面啟動》,裡面有非常精采的特效跟畫面,但最吸引人的是背後所討論的記憶情感、現實與夢境之間的轉換,還有人類對生命的探索等相對深層的議題,讓你看完電影後還會去思考好幾天。這部片對他造成很大的衝擊,讓他知道原來電影可以做到這種程度。聽著他接連列舉了將近十部的電影(),我發現他所喜歡的類型都跟時間、記憶有關,這些元素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創作,因此輪到他自己拍片時,也將類似的概念放到他的作品《Fish in The Moon》中。

Hahow 專訪 Robert 張簡長倫《月球裡的魚》劇照

Fish 是取自「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的含意,主要在描寫一個有記憶性問題的女孩楊羽,經常會有段記憶空白,剛抵達一個地點,就不記得前幾秒的過程,甚至忘了某些生命中關於「失去」的重要時刻,記憶就像被覆蓋一般。佛洛伊德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大部分是由前意識所控制,而且是主動地運作,只是人卻沒有察覺到。或許是過去的楊羽在面對「失去」時,即便震驚、悲傷,卻仍故作鎮定,潛意識地將這些記憶鎖在內心深處,直到某天突然在自己的畫中看到過去的她,過往才像拼圖一樣,慢慢地被拼湊、連結起來,而裡面的訊息正是開啟記憶的鑰匙,讓她能直視傷痛,找回完整的自己。

Hahow 專訪 Robert 張簡長倫《月球裡的魚》劇照

這部獨立短片的創作靈感來源於 Dylan Thomas 的《Clown in the moon》,Clown(小丑)總是戴著充滿笑容的面具,帶給世人帶來歡笑,但你無法得知面具背後的他是真的開心還是在哭泣。小丑總是把快樂帶給大家,悲傷留給自己,他住在月亮上,想去觸碰地球,卻又怕地球碎裂,兩者之間永遠有著一段距離,你看得到,但不敢去觸碰他,正如同你想要一份感情,可是又不敢接近對方,明明內心很渴望愛,表面卻還要裝沒事。Robert 藉由這首詩以及他的個人經歷、還有身邊朋友的經驗寫成劇本,雖是真人真事改編,卻是 3-4 個人的故事組合而成。

理性與感性並存:將所學和興趣結合,走出自己的路

很難想像一直都對文字感興趣的他,其實從高中開始就是讀理工科,只是他額外花了很多時間來維持興趣。上了大學,還修了有關新詩、文學、紀錄片的課程。就讀土木工程系的他,曾試著轉系但失敗了,他努力念完並在大四下定決心考建築系,並以當時唯一一個非本科系身分考進建築系設計組。但因為領域不同,一個在理工學院,一個是設計學院,他幾乎是以大一的程度和大四畢業的人一起念,因此花了比別人更久的時間才拿到碩士學位。

Hahow 專訪 Robert 張簡長倫《月球裡的魚》劇照

聽到這裡,我不免產生一個疑問:「好不容易進了想念的系,為什麼畢業後不走相關行業,而是往影像出發?」原來建築所學涵蓋很廣,有工程、設計、藝術等領域,他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偏向藝術的部分。然而因為既定印象,當他決定走藝術領域時,家人不太能理解他為什麼不去當工程師或建築師?但其實他所學習的是人文科學、設計思考、藝術的思想......並不是只有如何把建築蓋好。「我喜歡的建築是比較實驗、理論的,這些是支持我創作的能量,但我對『建造建築物』沒什麼興趣。我更關心建築所討論的時間、空間,以及人類活動,而這些概念在攝影或是電影都很好用,所以念建築系其實是開了我的眼界。」

「建築師是無專業的專業人員。建築必須整合各種專業,並保持非專業化的綜合能力。因此建築師需具有廣闊的視野,不受具體知識的限制。」--當代建築師 Alvaro Siza

一個建築團隊裡會有水電技師、工程師、工程顧問、室內和景觀設計師等,而建築師的角色是領導團隊,讓每個專業人員可以彼此溝通、發揮他們的能力,他要每個都懂,但不用都很厲害。這和導演很像,不管如何把想法表達出來讓演員和工作人員知道,或是畫分鏡表、寫流程、順場表、場記表......這些圖像和溝通的能力,因為有建築系的訓練,以至於他現在跳過來也不會覺得太辛苦。

Hahow 專訪 Robert 張簡長倫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現在必須相信,眼前現在發生的點點滴滴,將來多少都會連結在一起。你得去相信,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甚至是輪迴。」--賈伯斯

正如同賈伯斯所說的,過去的經歷都不會白費,或許你現在所學和之後的工作並無直接相關,但只要能學會將類似的思維加以應用,就能在不同的領域中如魚得水。建築系畢業的 Robert,從平面攝影跨到獨立短片,他用時間描述一段又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情感,在動態和靜態之間的轉換,他適時地將時間軸縮短或拉長,讓影像得以傳遞他想傳達的訊息。以文學的角度來說,攝影像一首詩,電影則是一本小說,兩者都有它的價值,沒辦法捨棄任何一方。

對 Robert 來說,兩者差別在於「說故事的手法」,攝影相對曖昧,充滿想像空間;而電影則像是他在夢中建構自己的故事,並邀請觀眾進入他的世界,看他所看的風景、聽他所聽的聲音、感受他所感受的心情。只要善用兩者不同的特性,就能將影像身為「媒介」的功能發揮到最大,承載更多不同的故事,傳遞自己想訴說的價值給觀賞者。重要的是,仔細傾聽自己的心,知道什麼才是自已想要的樣子,這樣一來無論是哪種媒材,都能建築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註:文藝愛情片的部分,他推薦 Before 系列三部曲:《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Before midnight》。以《Before sunset》來說,導演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男、女主角從頭到尾的對話,當生活被細枝末節的抽出來,就會發現每段話都值得細細咀嚼,對 Robert 來說,愛情片越真實越好,太過浪漫反而不切實際。當浪漫和現實之間經由不斷的交錯,那個真實性就會讓你把自己掉進去。另外,像是《500 Days of Summer》、《About time》、《Her》 、《The Great Gatsby》等,也都是他的愛片之一。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