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ow 內容製作團隊揭密(下):從小細節開始,在意那些使用者可能會在意的事

全文

Hahow 網站上逾百堂的課程,都會經由跨部門的資源投入與協作後完成。那究竟內容製作團隊是個怎麼樣的團隊?一起來認識這些課程內容的幕後推手!

每一堂線上課程背後其實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團隊,他們就像電影最後的片尾名單,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更何況他們的名字不會被掛在上面。但他們仍甘於居在幕後,以協作者的身分,促進知識更有效地流動。

協助老師轉譯內容,讓知識順利地傳達給需要的人

「我最想追求的價值是『助人』與『改變』,而內容專案企劃的工作就非常能落實這兩個理念。」--Shihchi

身為內容專案企劃經理的 Shihchi,主要工作是維持整個團隊的正常營運,包含穩定產出課程、控管成員的工作量,並追蹤每堂課程的進度,確保課程在預期時間內完成。

Hahow content team

收案前期,她得要釐清需要投入哪些資源,並依據案件的相關因素分配給適合的成員。同時藉由和每位成員的一對一面談,了解他們目前的工作狀態、需要的協助,以及對於未來發展的期待,適時地進行工作分配的調整。

「我第一堂經手的課程其實沒有成功上架募資,但也是那次的經驗,讓我可以在更前期就意識到老師對課程的期待以及識別有可能引發爭議之處。」她深知成員們都很盡責,遇到問題總先自己想辦法解決,無法處理才詢問,因此她總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並在風雨欲來之處,先為成員備好一把傘。

「我們最在乎的是老師有沒有達成他來 Hahow 開課的初衷,因此我會時常提醒自己要站在老師的立場來思考。」--Chrissy

將案件交給團隊成員後,他們就會開始和老師接洽、溝通,協助老師將內容轉譯成影音課程,並加以包裝,以打中學習需求。因此,每位內容專案企劃都必須在接案前投入時間研究該領域既有的情況,了解老師想要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真正想學習的東西,並在當中找到最大的交集。

Hahow content team

Shihchi 和 Chrissy 都謙虛地強調老師才是真正的知識生產者,他們則擔任製作人的角色,為其找尋適合的呈現方式,協助老師將專業充分發揮,讓他能夠專心地做教學上的準備。從前期的課程方向與規劃、影片製作及後期審核都要從旁給予建議,為老師量身打造,甚至自己土法煉鋼地學習一遍,看看是否有哪裡需要調整,以協助老師將知識更好地傳遞出去。

從影像到聲音面面俱到,力求打造更好的學習體驗

Hahow content team

「我們負責把老師的內容包裝成一個視覺體驗,透過我們的影片學習,能夠在反覆的日常中找到不同的可能性,讓生活變得更豐富。」--Yien

由內容課程企劃協助將老師的「知識內容」轉譯後,接著便需要內容影音團隊協助轉換「傳遞形式」,像是因應碎片化的學習模式,每個單元的時數不能過長,內容也得更講求架構、邏輯以及視覺體驗,才能提高學習意願。

這樣的模式也是他們邊做邊摸索,並藉著事後檢討與問卷調查,才從中找到使用者真正在乎的事。為了與時俱進,他們仍時常檢視流程,進行動態調整。

在明確的架構準則下,使他們能在預期時間內,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品質穩定的課程。但為了避免囿於框架,他們仍盡可能地去嘗試各種變化,期望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像是《畫你、畫他、畫我們的人物頭像!》就運用了實拍+動態簡報+螢幕側錄,讓呈現形式更加豐富,整體合作過程讓 Yien 和 Tzyyhaw 印象深刻。

「沒有不可能的事,以前都做過了,現在環境更好了,一定做得出來。」--Tzyyhaw

為了能協助更多老師上架課程,並製作出使用者所期待的質感與內容,身為內容影音部門經理的 Tzyyhaw 和團隊成員一同檢視整理過往製作課程的流程與脈絡,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將 know-how 整理成 Hahow 影片製作教學,時至近日仍持續地進行更新。

這其實正是內容影音團隊成立的初衷,不論是否有申請課程製作服務,都能藉由他們所累積的經驗及技術分享,讓更多不同面向的技能有機會被看見。從拍攝、剪輯到後製,從影像到聲音,透過團隊內部的專業分工,打造更好的學習體驗。

在學生、老師與平台三方之間,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Hahow content team

完成正式課程的影片後,便會交到內容品質管理部門進行審核,他們會針對每堂課程進行客製化的建議,並佐以實際案例說明。

「品質控管就像種植作物一樣,在栽培過程中需要顧及每個細節,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成果,甚至決定消費者買不買單。」--Liang

他們認為品質控管並不只侷限在「影像」,更重要的是「教學內容」。因此每次審核之前,Liang 都會先到提案頁面了解老師的教學架構,以及學生是否在課前問答區有提出額外需求,接著會觀看相關的課程,參考其他老師如何呈現,並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提供老師進行調整與優化。

「品質管理是很需要換位思考的工作,要理解學生對課程的期待,要知道老師可以做哪些修改,當然還要清楚公司對哪些狀況是強烈要求與堅持的。」--Ding

「好的課程必須由學生的角度出發,以人渣文本的課為例,老師用很有系統的方式講授內容,這正是學生需要且期待聽到的。每堂課都有其適合的呈現方式,並不是一定要有精美的投影片或華麗的動畫,才能吸引學生。」Ding 接著補充,品質管理部門是公司最完整把課程看過的人,包含課程及字幕審核,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不僅有課程內容,還有關乎「一堂好的線上課程應該具備的要件」。

因此,正如他們近期剛完成了〈正式課程審核標準〉的優化,品管團隊不只是被動地等待課程完成,然後給予相關建議,而是希望藉由過往經驗的分享,讓老師開始製作之前,就可以先知道學生在意的事。

「部門間的緊密合作」是推動內容製作的最佳助力

從內容影音部門進行拍攝或給予技術上的指導,再交由內容品質管理部門進行審核,並針對內容給予調整建議,到內容專案企劃與老師溝通,並消化上述訊息,協助老師進行修改。每一堂課程都是經歷跨部門的資源投入與協作,方能完成。

他們並非直接的知識生產者,而是協助內容製作的重要推手。或許未來你仍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但一定能透過他們的課程,獲得一些改變。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