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攝影師凡寧:在攝影和書寫裡,一字一幕建構出自己的雙城故事

全文

第一次見到凡寧本人時,覺得她略有距離感,細聊後才發現,那或許是她習慣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小心翼翼地不讓人察覺自己的不安全感,選擇將情緒蜷收,讓人難以一眼看穿她的真實想法,得亦步亦趨地、有耐心地慢慢靠近,才有機會一探凡寧的人生故事。

在成為運用影像和文字傳遞訊息的時尚工作者前,她曾是薪資優渥的空間設計師,有著令人稱羨的亮麗生活。二十六歲那年,緣分讓她遇上了現在的先生,毅然決然地決定遠赴德國。乍聽之下是個浪漫至極的童話故事,但現實中有太多層面需要考量,大量的挑戰及挫折便隨著為愛走天涯這個決定後接踵而來。

初至德國,按下歸零鍵重整人生

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第三語言國家,首當其衝的便是語言,不僅原有的人脈、工作成就歸零,就連最基本的溝通都得重新學習。

「我身旁大部分的德國人即便有英文能力,也沒有和我這個德文初學者以英文溝通。」

凡寧談到出席家庭或朋友聚會時,常常大家笑成一團,自己卻不懂笑點在哪,無法即時地給出反應,也不可能請另一半逐步翻譯,因此生活時常籠罩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加上先生當時與其前任尚處在離婚階段(*備註一),兩人時常為了前家庭的話題出現爭執,語言及愛情的進展都時常偏離軌道。兩年後,凡寧懷孕了,沒有工作的她只能待在家中,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她感到心力交瘁,時常質疑自己是個「魯蛇」。

放晴的天氣預報,融化她心底堆積如山的積雪

是否想過做些什麼改變這樣的情形?凡寧輕輕地搖頭,「當時我所面臨的困境就像緊緊纏繞的死結,即使自己拼命攝影師 凡寧

對於渴望掌握事物的她,面對自己無法掌控的情況,感到十分地焦躁不安,也曾萌生想逃離的念頭,但這樣消極的想法只停留了幾秒鐘,因為凡寧知道自己唯一的路只有一路向前。「因為有了孩子,而且已經全然拋下台灣的生活,對我來說沒有退路,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走。」

看似無解的難題,在她待在德國的第四年有了變化。某天,她點開車上的廣播,發現自己竟聽懂了天氣預報的內容,瞬間淚水充滿眼眶,一路哭著回家。

「因為語言不可能是昨天到明天(突然就學會),那是不是代表我過去幾年已經累積了基本的聽力能力,只是我一直沒有察覺?」

凡寧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語帶激動,就像在最脆弱、懷疑自己的時候,有人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訴自己或許進步的速度有些緩慢,但終究有在往前走。

成功是 1% 的天份,加上 99% 的努力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凡寧開始拿起相機。當時社群平台不多,就連 Facebook 也才剛開始,更不用談線上的學習平台。因此,她練習的方式就是多看、多拍,遇到欣賞的照片,便試著利用 Google 關鍵字搜尋,了解技巧原理後,再自己嘗試創作。

近年,她偏愛使用 Pinterest 作為搜集資料及靈感的管道,由於 Pinterest 提供用戶按主題分類,可以添加及管理自己的圖片收藏,對於從事視覺設計相關的工作者來說相當方便。另外,她也喜歡訂閱攝影師的電子報,透過這些免費資源來學習。

多年累積下來,凡寧已經整理出自己的一套心法,她認為「學習技巧」只是第一步,要如何把學到的東西整理成有脈絡的分析,分享給其他人,才是接著要去思考的重要議題,這也正是她想成立「Yes! Please Enjoy」的初衷。
攝影師 凡寧

「華人吃東西前,習慣說『慢慢吃』、『請慢用』,朋友來到我們家裡就會說『Enjoy!』、『Don’t be shy.』,那是一個打開心房的招呼語。這也提醒我,必須要先打開自己的心房,才能讓邀請來的人享受自己準備的東西(內容);另一點是,必須要慢慢地品味生活中的狀況,因為慢下來,才不會錯過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環境之間一些很重要的情緒互動。」—— 凡寧

路是人走出來的,機會得用雙手緊緊握住

除了拍照,她也開始提筆寫下自己的觀點,甚至思考如何將「影像」及「文字」做得更深入。在先生與前任終於完成法律上的離婚程序後,隨之而來的贍養費與家庭支出,構成了她生活中的另一道難題。拿起相機後的凡寧不再是那個初到德國的「魯蛇」,反而更努力地尋找各種可能的收入來源,為的是過著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樣態。

「現實的求生欲,讓我必須要動腦筋去找到收入來源,有任何機會就要把握。」

她開始積極地聯繫台灣的編輯,與幾家媒體平台合作專欄。同時,為了增進自己的攝影能力,花了約三、四年的時間訓練自己,四處幫人免費拍照。有次,她幫女兒的幼稚園老師拍了懷孕寫真,對方看了很喜歡,在孩子出生後,再度找了凡寧拍攝,並付了第一筆拍攝費用,就連聖誕節要拍的全家福照,也指定由凡寧掌鏡。過去的免費拍攝經驗,讓她累積了大量的作品,加上被攝者的口耳相傳,讓她開始慢慢地有了收入。

2012 年,社群媒體剛開始蓬勃發展,她察覺到時尚圈在德國正要起飛,由於過去曾待在設計領域,恰巧是她可以發揮之處,於是積極地與案主聯繫,進而接觸到德國的時尚編輯,開始看秀、做設計師專訪,並與相關品牌合作。

在攝影裡找到歸屬感,建構出凡寧獨特的雙城故事

回首過往,正是因為這些年的人生歷練,讓凡寧得以用不同的視角進行觀察、分析,進而勝任採訪工作;初至德國時,因為沒有執照加上歐洲人習慣自己動手佈置居家環境,讓凡寧原有的能力在此看似無用武之地。

然而,美感的培養及累積卻內化成獨特的攝影眼,讓她得以用另一種方式,繼續延續她對設計的熱忱。從空間設計師到時尚影像文字工作者,凡寧的人生看似誤打誤撞,或許只是在等待一個對的時機點,凡寧專訪

這次她特地返台進行攝影教學,僅停留短短數天,她笑說每次回來一天都只睡四、五個小時,很累,卻很幸福,因為沒想過還有機會可以回來台灣、用中文工作。

「我離開台灣快十六年了,台灣人已經不把我當台灣人,可是對德國人來說,我永遠都是一個外來者。」

在兩座城市間遊走,總有感到疑惑的時候,若能找到自我價值,便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無須被標籤限制。現在的凡寧眼神中帶有堅毅,或許仍會有迷惘的時刻,但因為有了「攝影」做她的指南針,總會帶她找到回家的方向。

*備註一:在德國若要離婚,必須先跟法院提出離婚申請,雙方分居滿一年後才能進入離婚程序。離婚手續速度與過程依雙方是否達成共識為主,有的可能長達數年。一旦提出離婚分居,雙方可各自發展新的感情結交伴侶。

如果你想更暸解凡寧的生活與故事,歡迎沏壺茶、準備幾項小茶點,細細品嚐凡寧細水長流的溫暖文字:Yes! Please Enjoy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