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ow x 親子天下】看懂寶寶的喝奶訊號,母嬰同室、親餵非難事

全文

本文轉載自 親子天下部落格,原文章標題《看懂寶寶的喝奶訊號,母嬰同室、親餵非難事

母乳最好,但過來人都知道,親餵母乳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協助眾多媽媽解決泌乳困難的小兒科醫生、國際泌乳顧問毛心潔認為,親餵母乳的成功關鍵在於產前建立正確的泌乳觀念,至於母乳該餵多久,應該交由媽媽自己選擇

「是娘就有奶,多餵就多奶;通奶先通腦,含對最重要;有沒有吃飽,就看便和尿;觀察與擁抱,嬰兒少哭鬧。」面對新手媽媽們最害怕的餵母奶關卡,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醫生、國際泌乳顧問毛心潔寫下上述的成功心法。她認為,親餵母乳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在產前建立正確的泌乳觀念,不僅準備好自己,也要準備好「隊友」(有神隊友和動物隊友的差別很大)。至於,「這段哺餵母乳之路願意走多久,覺得做到什麼程度是最開心的程度,應該交由媽媽自己選擇」。

不可否認的,母乳是媽媽可以提供給自己寶貝最獨一無二的天然營養品,但過來人都知道,親餵母乳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產後初期的疲累與親子間的磨合都是必經的過程。產後,最多媽媽們的第一個自我懷疑是:我真的有奶嗎?

Childhood: breast feeding

孕期就開始建立正確泌乳觀念

產期準備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了解泌乳機制與寶寶的尋乳本能。毛心潔解釋,母體的泌乳機制從懷孕中期,約 16~22 週開始啟動,媽媽會覺得乳房變大了,原本的內衣穿不下,都是乳房開始製造奶水的徵兆,又稱「泌乳第 2 期」。而在產後 30~40 小時(約產後第 3~4 天)奶水大量分泌,身體進入「泌乳第2期」,這個階段,媽媽會覺得乳房變熱、腫脹甚至疼痛,此時,也是泌乳激素濃度最高的時間點。泌乳第 1、2 期,母乳的製造由內分泌調控,擋也擋不住。

有些媽媽產後第一天沒有脹奶的感覺,就以為自己沒有奶水。其實在產後第 4、5 天後,會進入「泌乳第 3 期」,母乳分泌由內分泌調控轉為母嬰自主調控,這也是媽媽產後建立奶量的黃金期,影響奶量的原則只有一個:「移出愈多,製造愈多」。

毛心潔形容:「頭幾天的刺激,決定妳是 Toyota 還是噴射機,因為寶寶吸吮愈多,奶水的製造量就愈多。」但她也強調,每位媽媽泌乳能力不同,奶量太多不一定會比較開心,不刻意限定哺餵時間,讓寶寶無限暢飲,達到「供需平衡」是最佳狀況。

當寶寶一邊在吸吮乳房時,母體會製造「泌乳激素」及「噴乳反射」,以刺激奶水分泌。泌乳激素在夜間分泌較多,毛心潔建議,追奶初期,最好還是儘量隨時餵奶。噴乳反射則非常受到心情影響,當媽媽處在備受質疑、很有壓力、很擔心、很疼痛不舒服的環境下,就算有奶也流不出來。反之,若媽媽處在很受尊重、被支持、有自信的環境下,看到寶寶很開心,噴乳反射就會很順利。此外,透過寶寶吸吮所誘發的噴乳反射,絕對比市售任何一款手擠或電動擠乳器效果都來得好。

學會觀察寶寶的「喝奶訊號」

政府在大力推廣母乳哺育下,反而讓「母嬰同室」成為新手媽媽們另一個惡夢。實際上,產後,寶寶與媽媽肌膚接觸是最能安慰寶寶的方式,同時也能誘發其尋乳本能,由於乳暈上的味道就跟羊水類似,寶寶會利用他僅有的視力和嗅覺、觸覺去找到媽媽的乳房。因此,一般健康足月的新生兒,有 90% 可以在 30 至 60 分鐘內成功含乳,並且吸到初乳。

毛心潔強調,親子同室仍必須考量媽媽身心狀況,若真的很疲勞、傷口超級痛、產後大出血等,千萬不要勉強。但若是身體在還能接受的範圍內,不妨透過母嬰同室,從一開始就學習如何去觀察寶寶,和寶寶建立關係;因為,哺乳不只是把母乳送到寶寶的嘴巴而已,而是母嬰愛的連結,協助孩子適應從肚子裡面到肚子外面的世界。

My daughter was taking a nap and I happened to walk by and notice how peaceful she looked. My camera was within an arms reach so it just seemed to make sense to capture the moment. I wish I could put all my favorite moments into photographs.

媽媽們對母嬰同室最大的焦慮,莫過於照顧新生兒無法好好入睡、怕吵到隔壁床的媽媽等,其實,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除了睡就是吃,有需求他會想辦法讓你理解。媽媽若能學會讀懂寶寶的「喝奶訊號」,照顧新生兒也會比較輕鬆。

一般而言,新生兒想喝奶的訊號最先都是從嘴巴動作開始,例如:嘴巴扭來扭去、嘴巴張開、頭會轉來轉去等,代表有一點想吃了;如果不理會,他就會有更多的動作,例如:手會舉起來、動作變多變快、甚至開始吃手。靠近時,會舔你的衣服或是自己的包巾,這是愈來愈想吃的表現。如果這些明示暗示都還是沒人理他,他就會開始生氣,大哭、動來動去、甩頭、臉色發紅等,當看寶寶這樣生氣時,必須要先安撫下情緒,而不是一直塞奶,可以透過抱抱、親親,跟他講講話:「寶貝不好意思,媽媽動作太慢了,媽媽現在發現了⋯⋯」,等寶寶冷靜後再餵奶,成功率會比較高

可以理解為何沒有親子同室的時候,媽媽想要親餵母乳會容易失敗,因為看不到寶寶想喝奶的早期訊號,通常等到護理人員將寶寶推來喝奶時,可能寶寶已經餓到一個不行。

也或許,你家的寶寶先天氣質上就是特別沒有耐性,有的孩子從早期訊號到晚期訊號,可以扭個 3 分鐘再發作,但有的 30 秒就發怒,若將寶寶留在媽媽身邊,可以及早回應他的需求,媽媽也不會因此而挫折焦躁。

輕鬆母嬰同室小祕訣

有沒有能親餵母乳,又不會累到自己的「母嬰同室」呢?毛心潔提供以下幾個小祕訣:

一、學會各種舒服的哺乳姿勢,躺餵很重要!

新生兒可能每 2 至 3 小時就需要喝奶是很正常的,因此,學會正確與舒服的餵奶姿勢非常重要,哺乳時,媽媽的後背與手臂都必須有支撐物,不該懸空,將嬰兒抱好靠近媽媽,採「肚子貼肚子,鼻頭對乳頭」的姿勢。此外,要學會躺餵,夜間哺乳時,讓媽媽可以邊餵邊睡。

二、學會「偷吃偷睡」

許多長輩會教產婦要「偷吃偷睡」,這是人生智慧、至理名言。產後 1 個月,跟著新生兒寶寶作息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寶寶睡著時,就要趕快跟著休息,而不是趁寶寶睡著時,想著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很可能還沒忙完,寶寶就又醒了。

三、神隊友給予實際的幫忙

產後,媽媽最需要家人的支持,餵母奶也是全家人的事。此時,「隊友們」能否給予實際的幫忙非常重要,包括分擔家務、照顧較大孩子、安撫新生兒、幫寶寶洗澡、換尿布、換衣服,甚至幫忙抵擋周遭對餵母奶的閒言閒語、謝絕不請自來的訪客等,都是最有力的支持。

四、有問題不要忍,積極尋求協助

碰上任何哺乳問題,包括:乳房疼痛、奶水不足、嬰兒哭鬧等⋯⋯請以正向的心情面對,積極尋求泌乳門診或專業諮詢與協助,請勿過度忍耐

參考資訊:

專家老師陪著你練習當父母

陪孩子成長的漫漫長路上,不只玫瑰,還有更多荊棘。希望他快樂成長,又擔心無法適應競爭,爸媽的各種焦慮、矛盾、辛苦該當何解?
 
鄧惠文、黃瑽寧、毛心潔、周育如等專家一起陪著你,從情緒教育、親子關係到對話練習,在前人的經驗上掌握方法、聰明學習!Hahow 好學校 x 親子天下重磅合作,六堂給新手爸媽的生存指南,讓你面對未知也游刃有餘!

立刻到 Hahow 好學校挑選最適合自己的 >> 親子教育課程

--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