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ow 故事】每個人都值得一段好故事,改變一生的哈佛課 Public Narrative

全文

【 Hahow 特派員 - 哈佛姐的不正經學術之旅】,是目前正於哈佛就讀的 Hahow 團隊夥伴!藉由在外的生活學習,以文字記錄全美最高學術殿堂中,各種課堂上絕對學不到的事:關於人、關於記憶、關於分享。如果可以,你願意用一個故事的時間換來人生的不一樣嗎?現在,就讓我們進入哈佛殿堂,學習做一位好的 storyteller 吧!

一堂 Public Narrative 課後,我轉過身對旁邊的同學說:「I have decided to change my LinkedIn tittle to be a “storyteller”」

If I am not for myself, who will be for me? When I am for myself alone, what am I? If not now, when?

六個禮拜,一個半月的課過得如此之快,實在難以想像,第一堂課 Marshall Ganz 教授說到 Public Narrative 引用來自聖經的這句話,至今依然迴盪在我的腦海中。

一個好故事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巨大到超越想像。

我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這堂課的練習,帶走的不僅僅是一段故事的腳本,而是你會經由不斷練習說故事的每一個環節,在最需要的時候,能夠用一個好故事來達成社會改變 (social movement)。

看似抽象的故事要如何拆解其中環節,又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練習呢?
讓我們來看看改變你一生的 Publi Narrative 課程吧:

好故事有多重要?

每個領導者都必須是好的 Storyteller,成為 Storyteller 的過程絕非偶然,需要反覆的練習和精確的指導。好的領導者必須要能透過「頭腦(Head)」和「心(Heart)」來促成群眾的行動,頭腦仰賴的是理性的策略,讓群眾知道要如何遵循。而心則是要透過故事,以故事的價值 (value) 來改變群眾的情緒 (emotion) ,最終使人們改變行動 (action) 。

![](/content/images/2016/10/act.png)

至於要如何利用正確的情緒來達成目標呢?
慣性 (inertia) 、冷漠 (apathy) 、害怕 (fear) 、孤立 (isolation) 和自我懷疑 (self-doubt) 都是屬於「降低」行動改變的情緒,相反的,緊急 (urgency) 、憤怒 (anger) 、希望 (hope) 、孤獨 (solidarity) 、和 YCMAD(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都是可以激發行動改變的情緒。下次再構思故事的時候不妨利用不同的情緒字眼來試試看觸發聽眾行動的程度。

故事的三大環節:Self, Us, Now

Public Narrative 這堂課在一個學期內分成兩個不同模組:Self, Us, Now 和 Loss, Difference, Power, and Change,在六週內上完。秋季學期第一個模組的最終作業就是在小組前公開講一段 5 分鐘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必須包含以下三大部分:

![](/content/images/2016/10/image.png)

Story of Self:

When we tell our own story, we teach the values that our choices reveal, not as abstract principals, but as our lived experience. We reveal the kind of person we are to the extent that we let others identify with us.

當我們講自己故事的時候,我們會提到基於某種價值而做出的選擇,進而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我」。

因此當你在思考關於自己的故事時,可以用 Challenge - Choice - Outcome 的三大架構邏輯,在人生旅途中,你遇到了什麼樣不可預期的挑戰,面對挑戰做了什麼抉擇,基於這個抉擇又產生了什麼結果,而這個結果帶給你的價值是什麼?這些價值又塑造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Story of Us:

A story communicates fear, hope, and anxiety, and because we can feel it, we get the moral not just as a concept, but as a teaching of our hearts. That’s the power of story.

故事訴說了害怕、希望、焦慮種種情緒,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情緒而不僅僅是概念,這些情緒可以觸動到我們的心,這就是個故事的力量。

當我們說完自己的故事,就必須和更廣的聽眾:希望被影響的群體做連結。究竟自己的故事和其他人有什麼連結?是否也是基於共同價值和抉擇,才塑造出這個群體?在設想關於群體的故事時,可以注重在利用群體的故事讓更多人也感同身受覺得是他們的故事,進而想要成為群體的一份子。

Story of Now:

Movements have narratives. They tell stories, because they are not just about rearranging economics and politics. They also rearrange meaning. And they're not just about redistributing the goods. They're about figuring out what is good.

說完了自己和群體的故事,群體會有共同的願景,此時故事就必須著重在「當下」和「理想願景」間的差距,究竟群體的願景和現實間存在什麼差距?我們又該如何做才能改變這個差距? Story of Now 強調的是「現在」,而教授也表示,希望每個人的故事都能夠創造人與人之間的行爲改變,如此一來才算一個成功的故事。

在設計行為時,需要注意行為的可行性,假設這個故事是與環保議題相關,設計的行動是希望聽眾在聽完故事後能「換掉家中的燈泡」,這個行動的可行性和「加入支持換燈泡的連署」相比,是不是後者的可行性較高?而且能夠影響的族群更廣呢?(延伸閱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栽培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Case study:James,一段關於性別霸凌的故事

這學期的第一堂課和最後一堂課,教授都用同一支影片來說明 public narrative 要如何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影片中的主角 James Croft 正是哈佛教育學院的學生,他在上完課後所做的一段 5 分鐘關於 self、us、now 的演講。

你可以聽一次演講,再來看看是否能夠拆解出其中的環節,究竟 James 怎麼樣刻畫他的故事?首先,他訴說著一位才華洋溢的小提琴家 Tyler,因為一段同性戀視頻被流傳在網路上,因而跳樓結束自己生命的故事作為整段故事的 story of now。

接著 James 說道,自己曾因喜愛芭蕾舞而被同學、甚至是學校體育老師嘲笑過於女性化,在高中時校長曾經當著全校學生面前說:「homosexuals deserve our pity and our prayers」,在眾多男性同學中,James 感到無助且徬徨,認為自己是唯一個有自我認同問題的人。這是 James 的story of self。

接著故事擴散至 story of us,James 從自己的經驗延伸到群體,任何人都可能是那個覺得孤獨無援的人,可能你的家人或是朋友,現在正處於這個煎熬的時刻,就像小提琴家 Tyler、13 歲的 Seth Walsh、 15 歲的 Billy Lucas,或是 Raymond Chase,這些年輕的生命用自殺結束了人生,只因為他們沒有在正確的時刻被救援。

接著,James 再度回到 story of self,他說自己等了 10 年才終於向親人坦承自己的性向,這 10 年的等待,James 總是為自己沒有勇氣做好同性戀學生的榜樣而感到自責。

James 決定不再等待:「I have to act now. We have to act now. Because it isn’t enough to allow these things to happen and then to mourn them after. We need to catch these kids before they jump.」

他告訴自己必須現在就立即行動,身為群體一份子的我們也必須現在行動,因為如果我們不行動,更多年輕的生命可能就此殞落,「我們必須抓緊那些孩子,在他們往下跳之前」。

故事的最後回到 story of now,James 呼籲大家即刻行動,聲援遭受到任何形式暴力的孩子,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依然充滿希望,James 也清楚的在演講中點出加入聲援所需的行動,沒有任何幫助會被視為不重要,任何人都是參與社會改變的一份子,「Let’s catch them before they jump.」,故事的最後 James 再度用了這句話做結尾。

一堂不到 2 個月的課程,一段 5 分鐘的故事,創造了巨大迴響。在挖掘自己人生軌跡的同時,同學總開玩笑地說,Ganz 教授讓人深受折磨,總讓人揪著心、掐著肉回顧自己的生命軌跡,尤其是那些面臨抉擇的時刻,又或是那些多種情緒交織的複雜時刻。能夠在一堂課上見證到許許多多的人生故事,不管是充滿希望或是恐懼,你都可以從同學真切的眼神中,體會出他們想要傳達的共鳴,以及想要改變社會的希望。

Public Narrative,一堂用淚水與笑容交織的課,也是一堂讓許多美好事物發聲的一堂課。你或許很難想像它的力量,不過先前才有一位修課的哈佛學生,利用這堂課所學到的說故事架構,成功募得需要的款項,建造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延伸閱讀:Storytelling That Moves People

Each of us has a compelling story to tell

每個人都值得一段好故事,你自己正是記錄下這段故事的最佳寫手。而如果給你 5 分鐘的時間,你會想說什麼樣的故事?

--

資料來源:Public Narrative Participant GuideWhat is public narrative

留言